【中国厨师·看衡东】特色鲜明的烹饪技艺
2023-09-20 16:22:3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肖浩宇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4547

秀美衡东,土菜飘香。衡东土菜,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,有着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;近年来,在历届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,在一代又一代衡东人的共同努力下,“久在深闺”的衡东土菜得天时地利人和,“厚积薄发”,从“农家小院”登上了“大雅之堂”,被中国烹饪协会授牌唯一的“中国土菜名县”,土菜延伸产业链过100亿;衡东土菜餐饮店如雨后春笋,发展到1200 多家,分布在大江南北。在全国从事餐饮行业人员达13万余人;衡东厨师更是“香饽饽”,涌现了五十多位湘菜及衡东土菜名厨,他们传承创新,屡获佳绩,不断提升衡东土菜餐饮品牌,提高了衡东知名度、美誉度;他们勤劳质朴、厨艺精湛,正用毕生所学大展身手,助力县域经济强县建设,助推衡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衡东融媒特别策划——《中国厨师·看衡东》,和你一起,了解衡东土菜的历史渊源,一睹衡东厨师的动人风采,寻味衡东名菜的活色生香。今天推出《特色鲜明的烹饪技艺》。

衡东融媒9月20日讯(融媒体记者 刘晓钰  陈卫)天下小炒看湖南,湖南小炒看衡东。在衡阳餐饮中,小炒绝对算得上是最亮眼的存在,而衡东的土菜,又把小炒做出了名堂,成为了全国唯一的“土菜名县”。衡东土菜,因其传奇的历史,独特的烹饪手法,特有的山川灵气培育的土菜原辅材料,通过一代代土菜人的传承与创新,形成了衡东土菜独特的品位,成为湘菜体系中颇具特色的奇葩。

衡东土菜以“土”闻名,原材料全部“土产”,在湘菜中独树一帜,美誉三湘四水,香飘大江南北,衡东县地处南岳衡山之东,自古吸衡岳罗霄之精华,得湖湘文化之熏陶,沐湘江、洣水之灵气,文化源远流长,形成了衡东特有“土”的属性,特殊的环境,为衡东缔造了三件宝——米酒、茶油、黄贡椒,构建了衡东土菜的灵魂。

衡东土菜,用土生土长的农副产品为食材、采用民间传统的土法烹调的手艺制作而成,极富地方风味和乡土特色。运用蒸、炖、煎、煮、煨、煸、烩、熘、焖,炆、烧、煎、扒、炒等十三种以上技艺,一技多菜、一菜多法,荤素搭配,营养全面。展现出了鲜、辣、美、简的突出特色,始终保持绿色环保、乡间土味的优良品质,带来的不仅是味蕾的满足,还是心灵的充盈。

“鲜”为衡东土菜的第一元素。衡东人做家常菜,极为讲究原材料的鲜活、鲜嫩。每当清晨,衡东城乡的菜市场已是人头攒动,家庭主妇、食堂采买、酒店老板在各个菜摊上、禽笼前争相选购当天新摘新宰的各种食材,极尽挑选,量少而精。这体现了衡东人崇尚的“猪吃叫,鱼吃跳,隔夜蔬菜不上灶”的传统。

“辣”是衡东土菜的灵魂标签。衡东土菜辣味来自独特配料“黄贡椒”,黄贡椒是黄椒中的极品,盛产于衡东县三樟乡有一块约十平方公里的地方,自清初始种,历经筛选,在红壤土和湘江水的滋养下,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地方品种,它的外形小而短、肉厚多皱,黄澄澄,晶莹闪亮,微甜微香,中等辣度,取鲜椒佐菜,甜脆可口,以米烧酒浸泡,则辣香盈室,晒干后干煸,余香绵长。被评为“中国十大名椒”。

“美”是衡东土菜的质朴内涵。衡东土菜就像衡东人的性情,朴素好客,一瞧就觉清清爽爽、朴实自然。土菜的烹饪制作讲究本色本味,少用调色酱料,菜品清靓素净,以保证质纯味正。这个“美”还表现在两个方面,美其一表现在高大上,讲究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器;美其二表现在大众实惠,讲究食材的厚实丰盈。

“简”是衡东土菜的精湛技法。“不放味精会用盐,一瓶酱油吃三年,烧酒调出香中甜”,衡东土菜恪守“一主一配”、“一菜一法”的古老技艺,制作简便,痛快舒适。“简”还表现在土菜店多,吃衡东土菜很方便,不管你到哪儿,都有正宗的土菜餐馆。随便你叫上几个菜,要不了几分钟,菜便端上了餐桌。名气大点的餐馆都有些好厨子,好几个炉灶,一字儿排开,一个厨子炒一样菜。

如今,“土头碗”、“石湾脆肚”、“水煮真塘鱼”、“大浦血鸭”、“杨桥麸子肉”、“新塘削骨肉”、“草市豆腐”等一批土菜为食客津津乐道,成为各大酒店的招牌名菜。越来越多的外地食客慕名来到衡东,体验舌尖上的美味,找寻记忆中的乡愁!


一审:肖浩宇

二审:廖婷婷

三审:刘晓钰


责编:肖浩宇

来源:衡东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  下载APP